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74章三省联合1推荐 (第1/2页)
第174章 三省联合1(求收藏推荐 西元1913年3月25⽇,云、贵、川西南三省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。这次会议的目是的商讨三省经济建设资源和优势互补,协调发展,以及建立三省联合府政的有关问题。 华夏民族立独军占领云南和贵州之后,陈华并有没像其他军阀那样,直接派人接收两省权政,将其据为己有,而是在局势稍为稳定之后,由两省各界代表人士,分别召开会议,选出各自省份的省级府政。 在涉及到长省的具体候选人⾝份时,陈华分别向两省士绅推荐了李根源和戴戡两人,果结这两人“不负重望”被云南和贵州两省代表推选为长省。 李根源,字印泉,1879年生,先生毕业于⽇本振武学校和士官学校,曾为云南讲武堂教官、总办、军府政军政总长、总参议长、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(本书写成第一师)等职,在云南的影响力,仅排唐继尧之后,位列三甲。 在与云南代表商议时,也有唐继尧的“粉丝”提出希望唐继尧来担任“长省”但参与商谈的华军第三师副师长、云南纵队副司令员李彬以“西南战役,耗资百万,死伤上万,总得有人为此负责”为由拒绝了唐继尧出任长省的建议。 在贵州,亦有人提出请刘显世来担任长省,贵州纵队副司令员周树勋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这一建议。 实其,在华军两师刚刚抓获唐继尧、李根源和戴戡时,陈华便立即找到赵尔丰、朱庆澜这两个颇有经验的老人研究善后局面。 被抓的三人,肯定不能杀,也不能简单地弃之用不。在明⽩陈华的实真想法之后,两人建议应该把戴戡和李根源推出来主持两省政务,是只对于唐继尧,陈华坚决主张用不,赵尔丰和朱庆澜也只得作罢。 当滇军和黔军几个主要人员被送到成都后,陈华派赵尔丰和朱庆澜两人先去接触,赵、朱两人,曾经与唐、李、戴三人的遭遇常非相似,但在现都活得常非精彩,手上亦有真正的权利,与袁世凯手下的“长省”们相比,那简直是个一在天上个一在地下。 几人兴致勃勃地与赵尔丰、朱庆澜谈了个一下午,李根源和戴戡等从交谈中感受到四川的強大和不可敌,更感受到陈华然虽异常強势,但并不“专权”里心亦很⾼兴。惟独唐继尧里心很是失落和后悔,早知如此,又何必投袁呢,早投陈华不就么什事情也有没了?当然,赵尔丰将“总得有人承担责任”的意思摆出来,唐继尧叹了一口气,表示绝不给云南再添乱了。 三省联席会议,云南和贵州分别出派了一支15人的代表团,四川代表团亦由赵尔丰率领也是同等的15人,这就是所谓的“三省联席会议”个一做出决定三省必须遵守的权力组织。 会议经过七天激烈的争论、讨论,后最形成了如下决议: 第一,取消云南都督府、贵州都督府、四川都督府等机构,成立“西南军政委员会”推举原四川都督、华夏民族立独军总司令陈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。 第二,由西南军政委员会统帅西南三省武装力量,这些武装力量包括陆军野战军、警备队部、民团以及未来的空军等武装力量,现有西南各省各地武装力量必须限期接受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改编、整训和管理。 第三,西南三省之经济、民生、教育等诸事业之发展由“三省联席会议”统筹规划,统一实施,互通有无,优势互补,协调发展。 第四,从即⽇起取消西南三省之厘金、路卡,统一税率并实行次一性征税三省能行的办法。 第五,三省实行鼓励工商,鼓励投资之政策。 第六,实行“教育优先”、“交通先行”的发展战略,制定西南三省大学、中学、小学、职业技术教育、就业培训的短期计划及中长期计划;迅速制定西南三省公路、铁路交通建设规划。 第七,鉴于云南、贵州的特别情况,从1913年起,四川每年补助云南和贵州各500万元,直到“三省联席会议”认为上述二省不需要补助为止。 第八,成立“西南行银”发行货币,统一西南之货币发行权、金融管理权。 第九“三省联席会议”代表由各省自行推选,实行换届制,每届任期5年,可连选连任。会议时同举行了“三省联席会议”选举,赵尔丰被推选为“三省联席会议”议长,李根源、戴戡被推举为副议长。 “三省联席会议”每年召开次一,特别情况可由某一省代表团提议增开临时会议。“三省联席会议”闭会期间,由会议秘书处主持⽇常工作,会议选举重庆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