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51章孙权心服口服 (第2/2页)
军都是临时征募的,缺乏训练,战斗力太弱,又去掉一成取胜的机会。” 诸葛亮掰着手指,仔细的给孙权算账。当然,这是诸葛亮提出的意见,可孙权听后却无法反驳,因为吴军的确处处受制。 孙权哼了声,说道:“即使只有两成把握,也有机会取胜。” 诸葛亮笑了笑,轻轻摇头。 孙权说道:“孔明先生,难道连两成机会都没有吗?” 诸葛亮继续说道:“世子,两军交战,还有天时、地利、人和各方面的因素。吴王率军抵达九江,急于求战,肯定是不利的。反倒是王灿从江夏稳扎稳打,熟悉地形,更了解当地的情况,更占优势。” “哗啦” 孙权大袖一拂,把身旁案桌上的竹简都撞在地上。 “按照你这么推断,岂不是连一成取胜的几率都没有。哼,父王率领三十万大军杀过去,难道这三十万人是纸糊的,不值一提吗?” 孙权大声咆哮,非常激动。 诸葛亮冷静的说道:“世子不高兴很正常,因为吴军必败,而且必定是惨败。至于结果有多惨,世子自己想象。如今,世子要做的是吴军失败的消息传回后,世子该怎么办?吴国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?这是最重要的。” 孙权听后,打了一个激灵。 不管他愿不愿意去想,都必须承认诸葛亮的话有道理。不谋万世者,不足以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域。 形势大变,孙权的眼光必须要长远。 考虑事情,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。 孙权深吸口气,揖礼拜道:“请先生教我!”这一声先生,可以说是孙权发自肺腑的话。孙权刚开始让诸葛亮说话,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,有考校诸葛亮能力的想法,但听了诸葛亮的话,孙权心悦诚服。 鲁肃不再,能依靠的也就是诸葛亮了。 此时,诸葛亮就是一根救命稻草。 诸葛亮沉声说道:“眼下,世子必须做两手准备。其一是和王灿抵挡,拼死抵抗,保住吴国基业。其二是挡不住王灿,那就只能撤走,但撤往何方,这是世子要考虑的。” 孙权皱眉说道:“孔明先生,吴国倾尽国力,还挡不住蜀军吗?即便吴国不行,我还请了交州士燮出手,也请了北方曹cao牵制王灿。一旦曹cao南下,与吴军汇合,定能挡住蜀军。我不求杀敌,只有自保,难道守不住吗?” 在孙权眼中,即使不敌,但自保拜师有把握的。 担忧的,是能保住多少领土。 诸葛亮冷笑道:“世子,您真以为士燮和曹cao会帮您?” 孙权正色道:“唇亡齿寒,他们当然要出手。” 诸葛亮摇头说道:“此一时,彼一时。我若是士燮,必定作壁上观,若王灿取胜,士燮只需要一道降表奏上,就可以免于刀兵之祸,这是士燮的应对策略。” “至于北方的曹cao,他可不是善人,为什么要帮助吴国呢?现在曹cao收拾袁氏到了最后的关头。一旦解决袁氏,曹cao就拥有并州、幽州、冀州、青州、徐州、兖州、扬州之地,凭借雄厚的实力,曹cao可以和王灿一决胜负,定鼎天下,为何要救吴国呢?” “依我看,曹cao希望吴国拼死抵抗,不断的消耗蜀军的力量,最后才被灭掉。” “曹cao渔翁得利,就可以和王灿交战的时候占据一定的优势。” 诸葛亮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靠别人帮助,终究是不可靠的,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,一切都得靠自己。曹cao有曹cao的打算,士燮有士燮的图谋,世子还是好好想想,怎么给自己留下一条迫不得已的退路,以及怎么迎战蜀军保住吴国。” 孙权心中叹息一声,心中的幻想彻底被击破。他尽力的取出心中烦躁的情绪,慢慢的静下心,和诸葛亮讨论。 文字…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