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356章死里逃生  (第2/2页)
。    我要看着孙女长大成人,看着孩子上大学,搞对象,将来成家立业。抱个重外孙什么的。    “二狗,你也要加把劲,跟四妮再帮我生个孙子出来,那就更完美了。”    现在的张大栓懂得了知足,也懂得了珍惜。    他是从生死的边缘摸爬滚打出来的,以后的幸福就是捡来的,老天施舍的。    春交二月,张大栓的伤就彻底好了,丢掉了拐杖,行动自如了。    他肩膀上的伤口愈合了,腿上的伤口也愈合了。    肚子上被野狼抓破的洞,也全部愈合,所有伤口的位置,都留下了疤瘌。    特别是屁股,很难看,一边大一边小。    十五年以后,人们叫他阴阳腚,就是打这儿来的。    大的那边还比较圆润,小的那边,肌rou是被野狼叼走吃掉了。    但这不影响他的走动,他依然健步如飞,走起路来虎虎生风。    有时候,夜深人静的他会爬出红薯窖,为的是看看自己的孙女。    四妮也常常把熟睡的孩子从大栓婶的屋子里抱出来,让张大栓看。    当张大栓看到小天天的第一眼,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,脸上不由自主展出笑容。    一只长满老茧的手摸在孩子的脸蛋上,他全身的热血就鼓胀起来,流淌起来,觉得日子有奔头了,有希望了,活着也更加有精神了。    他升起了一种天生的爱恋,这种爱恋,是祖辈看到后代根苗以后,从心底涌出的爱恋。    就像一个独眼聋,爱惜自己唯一的眼珠。又像一个瘸子,爱惜自己唯一的那条好腿。也像一个收藏者,爱惜世间最珍贵的美玉。    他觉得,小天天是他的希望,也是他的全部。是他生命跟血脉的延续。    有时候,张大栓半夜会站在堂屋的门前发呆,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。    门里面,就是媳妇大栓婶的土炕,中间只隔着一道门。    他可以听得到大栓婶的呼噜声,也可以听到女人在里面说梦话,放屁,磨牙。    但他不敢进去,因为担心女人会把他活着的消息宣扬出去。    大栓婶的嘴巴就那样,没个把门的。    他是很想进去的,真想推开门,爬上媳妇的炕,跟她亲热一下。    也想倾诉一下他跟她的离别之苦,更加想让女人分享自己重获生命的喜悦。    他抽抽搐搐,犹犹豫豫,最终还是没有勇气把门打开。    他跟大栓婶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,那道门仿佛一条走向阴司的鬼门关,无情地割断了他跟女人的世界。让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遥不可及。    有时候,四妮睡觉前发现张大栓站在婆婆的门口。一觉醒来打开窗户,还是看到公爹站在婆婆的门口。    张大栓的身影仿佛一座雕塑,几乎都要僵化了。    月光照在他的面颊上,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,也照在他佝偻的身躯上,让他的背影显得无比沧桑。    四妮就披上衣服,打开房门,悄悄说:“爹,要不…你进去吧,把这好消息告诉俺娘,让她也惊喜一下。”    张大栓就苦苦一笑,摇摇头说:“算了,我怕她经受不住打击,会晕倒,来日方长,会有机会的。”    张大栓夜里在院子里散步,也会打开街门,走上大街。    他可以看到疙瘩坡正在一点点变迁,街道被王海亮硬化了,铺上了石粉,走上去又平又整,下雨下雪的时候,再也不用担心滑倒,不用担心泥水灌进鞋口子了。    很多人家都将从前的草房扒掉,盖起了红砖瓦房,新房子的窗户也不用糊窗户纸了,而是换成了玻璃。    所有的人家都拉上了电线,点上了电灯,购买了家用电器,电视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。    唯一不变的,是大梁山人的喊炕声。    一丝丝嗯嗯啊啊,咿咿呀呀的声音从各家各户的窗户里传出来,飘上大街,村子里的狗,山上的狼,听了都是如醉如迷。    喊声最大的,是王海亮跟玉珠,王海亮不但是修路队的悍将,大梁山改革的先锋,也是喊炕大军的领头人。    张大栓就摇摇头笑笑,骂声:“这小子,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样…”    他对王海亮的观点彻底改变,不再嫉恨他了,内心升起的只有敬佩。    如果不是海亮,村子里就不会有路,不会有厂子,不会有那万亩的果林。    山里人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,拖着老犁,在耕耘那一亩三分地。    大梁山的古人千百年来,都是靠种地为生,爷爷种地,儿子种地,孙子也种地。    种地真的不能富裕啊,祖祖辈辈耕耘了几百上千年,还是照样贫穷。    只有搞活经济,发展企业,才能过上好日子。    王海亮真是好样的,比我张大栓强之百倍。    这时候,张大栓不由想跟王海亮开个玩笑。    于是,他捡起一块石头,将手臂轮圆,把石块投进了海亮家的窗户里。    咣当一声脆响,王海亮家的窗户破掉了,玻璃也碎了。    海亮跟玉珠正在炕上忙活,两个人吓一跳。    “我靠!这他么谁啊?打扰老子造人的过程!”    里面传出海亮的一声谩骂,张大栓在外面格格一笑,一溜烟地跑了。    进门以后,他再次下去了红薯窖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