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597章科学白痴 (第1/2页)
第1597章 科学白痴 凌晨4点钟,10艘运输飞艇上的液态氧降落在苏联的第三大城市,,新西伯利亚的上空。 一些有着“梅林国际媒体集团”标识的旋翼机,在天空里飞个不停,用摄像机把这个城市最后的影像记录下來。 在这里因为是苏联的城市,并沒有如同日本那么多木质建筑,也不像丛林里有那么多树木。因此这里投放的液态氧,多达600吨。 改进型“上帝指环”是一种重量为50公斤的液氧炸弹。真空双层壳体隔绝了空气,使装药部分的温度保持在180摄氏度以下。它内胆的压强保持在为101kPa,这些条件使里面的氧保持液体状态。 它拥有无线电控制设备,可以使地面上所有的液态氧罐同时开始放释放,并启动自身携带的凝固汽油燃烧弹的定时引信。 1千克液氧,将变成800升氧气。50千克就是40000升氧气。这种比空气重的气体,从释放处扩散开來。 这是一种危险的炸弹,也许等不到那些燃烧弹爆炸,氧气就会命名附近接触不良的电线着起火來,或者在其他一些特殊条件下被引燃。 因此飞艇扔下的它们,都具有一个不大旋翼用來减速。降落固然说不上温柔,但绝对无法突破它的壳体。 5分钟,随着一个个凝固汽油弹的爆炸,一个个巨大的火球在城市里腾起來。纯氧状态下甚至包括那些输电铁塔、大楼本身的水泥都在这种催化剂里剧烈燃烧。 巨大的黑烟升腾起來,蘑菇云一样的烟柱下,是燃烧的仿佛地狱一样火热的城市。与核弹相比“上帝指环”不过是毁灭的速度慢了一些,威力却比600吨TNT的威力要大许多。 道路在燃烧,铁路的铁轨也因为纯氧的助燃,而成为一条条的“铁流”新西伯利亚还是苏联重要的铁路交汇点,沒了这儿西伯利亚铁路就已经被从地面上完全切断。 远远看去,纯氧状态下燃烧的城市,就像一个巨大的蜡烛那样,冲天的火苗照亮了大半个天空。天空里的飞行器,这时全都远远离开这个城市。 火焰产生的气流几乎形成了一阵风暴,因此天空里除过那些巨大飞艇之外,小型飞行器已经全部降落或者被收回到飞艇内部。 俄罗斯人相比日本人受到的待遇要好得多,最少他们得到了皇家的云扬大公的承诺,在未來要苏联政府赔偿他们个人的损失。 最少特种部队的成员,使用城市内粮库里搬來的粮食,给每个人准备了三天的口粮。 但面对自己的家园完全变成这个模样时,多数人还是忍不住哭了起來。虽然唐云扬虽然答应在战争后,由苏联政府赔偿他们的损失,可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城市,依然还有将近100公里路程。 而且哪个一城市可以养活得起这多达90万的难民,只怕他们的出现,会使附近的城市立即就陷入到粮食短缺状态。 也许在这种情况下,心硬如铁的斯大林还不会投降,可是倘若苏联接近灭亡的时候,他投降吗? “不管他投不投降,沒有做完我们的计划之前,不给他投降的机会!” 看着整个世界,费尽力气营建的第三大城市成了一片在火海中**的“铁流”时,斯大林真切的后悔了。 “那就是上帝指环,我的上帝,这么恐怖的武器…” 有人可能会说,诸如斯大林这样的无神论者,甚至有着花岗岩脑袋的人不会恐惧。 是绝对吗? 在一个相对的世界里,胆敢说“绝对”两个字,岂不是一种愚昧的表现。 看看他遇到了谁? 他遇到的是中华联邦国防军,是使可以使大城市一夜之间,在烈火中毁灭的“上帝指环” “一线通”里,那几乎是白炽华的火光,使他明白那样的光芒,表示温度已经等同于熔炉的温度。整个城市哪里是被烧毁,根本就是被融化。 600吨液氧,放眼整个世界,沒有25000公里海岸线,沒有那许多的风力发电机,沒有全国联网的氢氧气体输送管道,怎么可能造出这样使人恐怖的装备。 据贝利亚领导下的国家安全总局的间谍汇报,在中华联邦氢气往往是最好的燃料,氧气也使中华联邦的钢铁厂产量及质量不断提高。 催化剂的大量使用,也使中华联邦原本就使用不多的燃料,利用率更高消耗更少。至于居民们常用的燃料,除过家用的沼气之外,就是液化石油气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