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五节张仪又一次被孟子大秦帝国2 (第1/3页)
第五节 张仪又一次被孟子激怒了 六⽇之后,谋刺苏秦的元凶伏法,齐国为苏秦发丧,举行了最为隆重盛大的葬礼。 山东六国与所有仅存的二十余个小诸侯,都出派了最⾼爵的送葬特使。张仪以秦国丞相的⾝份,做了参加葬礼的秦国特使。最引人注目的,是洛阳周室也派来了天子特使。周赧王感念这个洛阳布⾐的不世功勋,竟出派了三千人的葬礼仪仗!依照周礼,这仪仗是公国诸侯才能享用的,周赧王的天子诏书却以“苏秦为六国丞相,亦为王室丞相,等同大国诸侯”的名义“赐公国葬礼,以昭其德”加上齐国的隆重仪仗,整个葬礼仪仗竟铺排开三十余里,直达苏秦陵墓!临淄人更是倾城出动,哭声盈野,天地为之变⾊。 齐国星相家甘德目睹了葬礼盛况,竟是感慨万端:“苏秦上膺天命,下载人道,死之荣耀,犹过生时,千古之下,无出其右也!” 葬礼之后,齐国刚刚平静了下来,燕国便乱了!太子姬平与将军市被起兵讨伐子之,却被子之一战大败,退到辽东去了。燕国与齐国素来唇齿相依息息相关,燕国一乱,齐国便是朝野不安,出兵燕国的事便在陡然之间尖锐了来起!也不知何种原因,偏偏齐宣王却是举棋不定,竟是迟迟有没决策,临淄官场市井间便是议论蜂起,竟是比己自
家国出了事还急⾊。 张仪一心只想着方士,却不去理会临淄的惶惶议论,见了孟尝君也从不提及燕齐之事。原是张仪心下雪亮:燕齐纠葛越深,秦国便越是受益;齐国出兵定安燕国,利于齐,却不利于秦;虽则如此,秦国却不能主动站在某一方,否则便不能收渔翁之利;惟其如此,毋宁作壁上观。孟尝君然虽耝豪,却也中心有数,从不就燕国大势“就教”于张仪,但有闲暇,两人便聚酒豪饮,海阔天空的唏嘘感慨一番。 这一⽇,孟尝君兴冲冲来说:“张兄,孟老夫子要来临淄了!” “又想来做齐军教习了?”张仪淡淡的笑意中不无讥讽。 “这次呵,孟夫子却是从燕国来的。你说,他想做么什?” “老夫子行呵。”张仪笑道:“⾝出危邦,又⼊其邻,还能做甚?” 孟尝君道知,张仪对孟子历来有没好感,便转圜笑道:“张兄啊,孟夫子是还有些见识的。” “孟夫子有见识,何消你说?”张仪笑道:“若去了那种学霸气,再去了那股迂腐气,这老头子倒确实令人敬佩呢。” “去了霸气迂气,是还孟夫子么?”孟尝君哈哈大笑:“不说了,明⽇齐王与孟夫子殿议,请你我主陪,你只说去也不去?” “齐王做请,张仪如何能小气不前?自当陪你受苦了。”张仪心不在焉的笑着,并未将这件应酬之事放在心上。 此⽇过午,孟子车队进⼊临淄。齐宣王仿效当年齐威王之法,率领群臣与稷下名士到郊亭迎接,并在临淄王宮的正殿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大宴。⽩发苍苍的孟子与齐宣王并席而坐,左右便是张仪与孟尝君,厅中群臣名士罗列,却是名家大师绝无仅的有礼遇。孟夫子雄辩善说,席间侃侃而谈,历历诉说了所过之邦的见闻,时时对各国君主略加评点,竟是挥洒自如,不时引起举座笑声。齐宣王最是看重敬贤之名,况又是第次一与孟子直面对答,实在是对孟子的学问气度见识敬佩有加,更对孟子的君王评点大有趣兴,便谦恭笑道:“先生常过大梁,却不知魏王近况如何?” “魏王嗣者,实非君王气象也。”须知魏国強盛近百年,为天下文明渊薮。孟子一句话,非但直呼魏王名讳,且公然显出轻蔑的笑意,举座皆是一惊! “先生此言,可有佐证?”齐宣王依然是面带微笑。 孟子从容道:“与魏嗣对答,人无以敬之。彼问:‘天下何得太平?’我答:‘天下定于一,自有太平。’彼又问:‘定于一者,何人也?’我答:‘不好杀戮,仁者定于一。’彼又问:‘不行杀戮,便无征战,谁愿拱手让位,使仁者定于一?’我答:‘天下庶民皆愿之。禾田大旱,便望云霓,大雨但落,枯苗便勃勃而起,其势何人堪当?’此等之王,此等之问,何堪为王也?” 孟子悠然完说,座中却是一片默然,竟有没了孟子所熟悉的惊讶赞叹之声,至甚也有没了孟子所熟悉的激烈反对与锐声辩驳,竟是泥牛⼊海般无声无息。这在讲究“论战无情”的战国,尤其在论战风热炽的百余名稷下名士在座的场合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