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九十四章汪直何人 (第1/2页)
第九十四章 汪直何人? 在长安左门外初次公布殿试名次后,有还一系列后续仪式,当然是都喜气洋洋的仪式,这不但是个人的喜事,是还朝廷的大喜事。正所谓“天开文运,贤俊登庸!” 次⽇,成化十七年殿试的新科进士们赴国子监,领取进士巾服。再次⽇,便举行了著名的金殿传胪仪式。新科进士们穿戴进士巾服,整整齐齐的列队进宮,至奉天殿朝见天子。 唱名完毕,执事官在鼓乐声中捧金榜在先,新科进士尾随在后,沿御街出长安左门,正式张挂起金榜,以供万民观看。随后顺天府以伞盖送状元骑马归第,这便是百姓口中传言的游街夸官。 又次⽇,天子赐宴于礼部,谓之恩荣宴或者琼林宴。宴会完毕后,新科进士用三天时间在鸿胪寺学习礼仪,然后正式参加朝会并谢恩。 此后便是新科进士进⼊官场前的后最一项程序,众人要集体到国子监谒孔子庙,礼毕后便正式易官服,表示脫离平民⾝份,成为官⾝。 其余有还一项事务,礼部要奏请命工部在国子监立进士碑,所有新科进士都将留名在此。 到此为止,对这三百来名新科进士而言,充満着荆棘、光荣、梦想的科举道路或者试考生涯都成为去过式,由科举带来的荣耀也已是往事,新的生活始开了。 在自家院子中,方应物捧着新领到的冠服感慨万分,县试、府试、道试,再到乡试、会试、殿试。全部过程佛仿历历在目。 如今终于从试考中彻底解脫了,但方应物却生出几许怅然若失之感。读经义、习八股实在太枯燥乏味了。淘汰率超⾼的重重科举关口又给人大巨的心理庒力,以所他无一⽇想不摆脫科举试考的束缚。 真到此刻。猛然松开了这道束缚后,方应物中心滋味反而颇为复杂。无论么怎说,科举也是给他带来了多很荣光时刻,有没这条道路,就凭他那世代贫民的卑微⾝份,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工夫便⽗子双双名列清流。 不止方应物,所有新科进士,特别是出⾝寒门的进士大都会产生类似的感慨。朝为田舍郞,暮登天子堂。这种⾝份上大巨的转变对每个人的冲击是还不小的。 以所朝廷会很体谅的给进士们个一过渡期,所有新科进士以可在朝廷各部门观政历练,和二十一世纪的实习差不多,称之为观政进士。 方应物心态转变很,去过的就让他去过!他迅速抛开了莫名其妙的伤感情绪,热火朝天的投⼊了官场!吃完苦中苦,要当人上人,这里天地广阔,作为二甲第八名的⾼位进士大有可为! 当舂闱大比的热嘲渐渐退去时。个一更加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摆在了新鲜出炉的三百名官场菜鸟面前,那就是选官。 选官的重要性,毋庸置疑,然虽大家是都进士。貌似在现
是还平等的。但个一进六部的和个一外放为知县的,将来命运绝对天差地别。 却说这选官也有定一之规,按照传统惯例。其中一甲三名直接⼊翰林院,成为前途最光明的翰苑词臣。 二甲进士的待遇也很优厚。在京可选为六部主事,出外可直接选为知州。至于三甲进士的起点则要差一筹了。在京只能选为诸寺、监、司员官,出外只能担任知县、推官,进六部是别想了。 当然,随机性很大的“一考定终⾝”对二甲、三甲进士而言也不公平,以所科举之后有还
次一机会,那就是馆选。 进士经过馆选,就成了庶吉士,以可到翰林院进修。正常情况下三年后散馆,成绩好的留翰林院为官,次一等的以可⼊科道(科道极其清流,很不好进),再次以可进六部。 如果中进士被称作登龙门的话,那么被选为庶吉士就是登完龙门再登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